南漂旅行屏東13天|我在台灣屏東遇見的9種熱情生活暨旅行提案。


若要舉辦屏東旅遊知識王競賽,我想很多人都可以輕鬆回答其中一題:「排一個屏東行程」,熱門的標準答案分別會是墾丁玩水上活動、小琉球看海龜、大鵬灣國家風景區搭船、四重溪泡溫泉、東港吃黑鮪魚、萬巒吃豬腳⋯ 但若再進階問一題:請排一個屏東行程,但不包含上述的答案,我想很多人就只能棄權了。

你對屏東的印象是什麼呢?

生活在屏東

2020年末,動身南漂屏東,身邊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好羨慕喔,你要去墾丁玩!其實,是也不是,墾丁確實佔了旅途的20%,確實是想到12月的冬天可以穿著短袖短褲在沙灘上翻滾撒野,沒有爆炸性遊客撐陽傘自拍跟我搶海景,心裡就一陣興奮;但有80%的行程,我讓自己以「生活在屏東」的角度,規劃一天的日常起居;

一日屏東

早晨,跟著送孩子上班的爸媽排隊在巷仔內的小吃攤;日頭逐漸升上,跟著去廟宇進香拜拜或騎上機車去臨鎮繞繞,途間左繞右繞的我,就像巡邏魚塭或農田的頭頭一般;中午了,若到人生地不熟的城鎮,只要找個阿公阿嬤賣的路邊攤如肉粿,邊吃邊跟他們聊上幾句家常,吃完或許也去他們家坐坐,再不然找間獨立書店、咖啡館、海邊淨灘也能晃悠一下午;傍晚了,工作的朋友也都聚回來,吃火鍋、吃中菜、吃歐式創意料理也行、天天都像過年一樣笑笑鬧鬧;有幾天精神特好,還一起去看星星,無光害的屏東到處都可以看星星哦!

有吃有玩有付出有享受的人生,才是我所理想的。

旅行,不就是在追求自己最理想的生活嗎?

南漂13天,行程從出發前的版本,要離開的版本,變更了不下數十次,因東隆宮廟會而延後潮州行程、因駐留龍蝦洞觀賞海龜而少喝一杯咖啡、因恆春墾丁落山風太大而放棄鵝鑾鼻拍流星雨…,有更多的是逢店家數天公休不營業而成遺珠,不過,畢竟我想去的屏東是他們的生活,而生活總是變化莫測,本不應該要求如工廠般精準對表,他們必須生活得開心,旅人穿梭其間才會得以享受。

把旅行變成生活,就要用生活的態度面對旅行所發生的意料之外。

我在屏東遇見的9種熱情生活兼旅行提案

所以,親愛的,屏東旅行真正的美好,別再一味衝向商業消費堆疊出來的娛樂場域,而是在與人、與事、與大自然,一點一滴日復一日的共同生活型態,你只要輕輕地轉換思維,很快會發現,屏東的熱,不只酷曬高溫,用生活視角遇見一群認真過生活的人們,他們的所作所為,才讓屏東顯得總是熱情洋溢。

小琉球的阿婆粉園,一小袋古早粉圓15元,不喝嗎?

跑給風追,不在溫室長大的屏東人

「幹嘛在海邊吃沙?等下來跟我們去看魚吧!」我在南灣看海放空兼吹風,正覺得12月墾丁落山風和風吹沙實在是無敵惱人,準備起身離開時,騎著沙灘車的南灣救生員跟我說了這句話;原先他只是非常盡責在巡邏,一連經過我幾回,最後還是拋下這個關心兼任務的信息,於是我接收了,走向南灣碉堡灘前的路上,兩位熟門熟路的衝浪好手正往海中奔去,與救生員漁民們會合後,他們教我看虱目魚、暗流和海風怎麼吹,並說道「風早來了一步,我們要換去另一個地方了。」,於是,大家就原地解散。

走在屏東各地,發現問候語並不是今天過得如何、最近好嗎?而是有一個很具體的事件,讓他們吆喝朋友一起走,無論是墾丁救生員教我認識魚種和海流、東港東隆宮看廟會活動、簡單民宿不蓋非要堅持一艘船型設計還間間房型風格不同的發現號民宿、小琉球除了潛水看海龜還要去衫福海邊做瑜珈、萬里桐的海龜咖啡可以回收海廢換一杯咖啡、林邊打發時間的方式是去月牙灣抓沙蟹、跟著屏東人一起下班吃完汕頭火鍋再逛夜市吃甜品⋯,他們如此真切的生活,彷彿整座屏東都是自家院子,跑給風追,旅人步調愈慢,才能跟上。

每個人都好忙碌,身兼多角,把事情做好再做好。

日曬長的熱帶南國,何不讓太陽成為你的燈光師

太陽出來了,心情就變得好好的孩子,誰不是?尤其是12月屏東的太陽,溫暖又舒適,時不時涼風吹過,只要薄長袖外套即可,不過若遇上10級落山風的話,路上可是沒人騎車出門的。

出發冬天屏東旅行,在社群當道的世代,即便我轉換成為生活日常的旅行型態,也少不了拍照打卡;當回傳照片給壟罩濕冷陰雨的台灣北部親友,親友一個又一個地回說天氣也太好了吧!天天都有太陽!我才乍然發現,所拍下的瞬間,屏東的太陽幾乎都跟在我的身邊:勝利星村老樹縫間灑下的陽光、林邊曬著午仔魚的正午、187縣道上的機車影子、南灣民宿的賴床午後卻被西曬醒、小琉球落日停的夕陽、側滾白沙沙灘拍下的剪影… 既然來屏東要拍照,最經典的絕不只是跟旅遊地標比YA或臉比景大的自拍,讓太陽成為你的燈光師,紀錄獨一無二的屏東之旅吧!

都來屏東了,不要怕曬太陽好嗎?

原來屏東人的好客性格,都反應在巷內仔大份量美食

最讓我們驚呼的,莫屬屏東第一天的晚餐,新園汕頭火鍋,17:00開門營業,一路客滿到晚上22:00,我們從冰箱一盤又一盤地拿,不好意思,實在太貪婪,但是用芹菜、扁魚、蝦米熬成的滾燙高湯,鮮甜滋美到不行,涮任何一道青蔬、海鮮、鮮切牛肉,都超級好吃!

路邊攤的份量也不容小覷,跟著婆媽或上下班居民排隊吃的美食:屏東市的菜寮豆花、秋林牛乳大王的水果冰、東港華僑市場王匠的黑鮪魚生魚片、恆春的鄉村冬粉鴨,也許我們不認識老闆,更無意深談,卻能從大份量美食的碗盤上,感受屏東人的盛情難卻,南漂這幾天,最滿足的無疑是我的胃。

我不說了,我的嘴巴是用來大吃特吃的。

有漂亮的海洋,才有漂亮的我們

親近海洋,是所有旅人來到屏東旅行一定會做的事情,不過,你都怎麼親近?從東港開始,大鵬灣、小琉球、再到墾丁,滿足了每個人對海洋的期待,無論是岸上曬日光浴,浮潛、潛水、SUP立槳、獨木舟、風帆、衝浪… 如果有一天,海洋不漂亮了,我們又怎麼會漂亮。

近幾年海底世界的真實樣貌被媒體大幅報導,如南灣海域被誤排廢水、小琉球海龜誤食塑膠垃圾的次數、過多潛客破壞珊瑚礁生態等… 這些對屏東人來說的親海生活,若只靠雲端媒體喊喊口號而沒有付諸行動,什麼改變也不會發生。

我想為海洋做點什麼的心,得到了回應,由屏東小琉球環保團體海湧工作室與台灣咾咕嶼協會推出「用一個咕咕幣,不限次數租借環保便當盒」的文創環保行動,取材自回收保麗龍,自發性透過文創人、手作師、藝術家、甚至公益學生團體將鑄模的海龜圖樣手繪上彩,讓減塑行動兼具回收再製、環保、收藏等意念。儘管知道的人不多,但是知道以後的人,都會採取行動,回收減塑、淨灘淨步道、下水不擦防曬、不破壞生態.. 一個一個慢慢來。

認識咕咕幣,又親眼見著海龜,迫切落實環保的感觸極大。

跟老樹大海一起生活的返鄉青年聚落

距離屏東火車站步行約10-15分鐘,中山路、青島街、勝利路一帶的勝利眷村和崇仁新村,保留了百餘棟1928-1951年間的日式木構宿舍歷史建築群,軍眷官舍的日式和洋建築造型風格獨特,每棟皆有庭院,花草盎然、老樹參天,園區進駐20餘間屏東子弟打造的藝文展覽、文創餐館、書店、商店、職人工作坊、及民宿,他叫做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

願意挺身而出,帶頭替故鄉做點改變,不只是一個聚落才有的意識,屏東市區的職人町、潮州的潮巢、恆春的鈕扣倉庫,聚落的存在不只是文化傳承,更凝聚當地老中青三代的共識和信賴,才得以創造更多真實又深度導覽行程,如恆春的里山生態和森色場所、大鵬灣的大小港邊、小琉球的樓仔厝等,有了他們的移居深耕,才讓旅人得以短暫參與社區,跟著老樹大海一起生活。

雖是固定據點,但返鄉青年身兼多職,不見得總是在家等人上門,請旅人多多尊重他們的生活日常。

讓看書成為每天都要做的事

這真的是我超級喜歡的屏東生活方式,隨意散步或迷路,就會走到一間很有質感的風格咖啡、獨立書店、展演空間,甚至是屏東市區的圖書館總館,都讓保留了專屬空間;這些空間提供不同主題的書冊,最多的便是關於台灣這塊土地、環保永續、族群人文議題,讓人們在例日自身繁瑣之餘,有一處好好思考自己與社會的連結。

以獨立書店來說,屏東市區的南國青鳥、繫。本屋、小陽。日栽書屋、小琉球的小島停琉,藏書小巧精緻,儘管沒有大型連鎖書店豐富,卻因主題明確讓每本之間都產生或近或遠的共鳴,一待,就是一個半天。

以風格咖啡來說,萬里桐的海龜咖啡、小琉球的西曬咖啡X海龜燒、恆春的肥春號,都讓人享受餐飲之餘,提供主人選書或閱讀友善的環境。

歐耶!屏東到處都是書蟲嗎?

願意花時間手作料裡或手作工藝的人,真的很多

21世紀讓許多事物加速交流,卻沒有讓屏東物換星移太多,30年前印象中的樣貌,如今依舊,有的事物在此刻更加凸顯出來,例如「願意花時間的人們,所完成的一切」。屏東市區長安製麵的老闆跟我分享,許多乾拌麵大型企業來參訪取經,想要知道手工日曬掛麵,根根分明、麵筋帶Q的秘訣是什麼?老闆說:「不為別的,就是運用屏東日照時數高的特性,曬麵自然風乾,師傅需用手感受麵體殘留水份的變化,平均花上16-20小時,才算初步製成。

看似不合世理的做法,效率,幾乎都能在屏東土地上找到,有更多的是屏東人花時間觀察、對話、最後才是呈現於市,例如屏東市區的驛前大和咖啡館手沖咖啡、小琉球的相思麵,大小港邊設計的一夜干午仔魚DIY、南灣的迷路小章魚餐酒館等,都足以讓旅人待上一陣子,重新審視時間存在的價值;強摘的瓜果不甜,標準一直在人心,而屏東人堅持下來。

原來時間的淬鍊,用再多錢也買不到的。

地方廟宇民俗不求商業消費。

許多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或金絲旗袍、或典雅絲巾,無一不梳妝隆重,在家人陪同參扶下緩步觀禮參拜,陣頭的男男女女、抬神轎的人用發自內心的力道幫神明開路、敲鑼打鼓的人明明分散各處卻能在廟會活動找到和諧節奏,這是東港人參與東隆宮 溫家千歲的盛事。

屏東的許多廟宇都是在地信仰中心:屏東市的慈鳳宮、東港的東隆宮、小琉球的碧雲寺、車城的福安宮等,廟宇感染力強烈的原因,從來不是因為單一個體的榮耀,而是眾人為神明貢獻一己心力的真心誠意。我沒有看到任何人神情顯得不耐,有的只是專注。我想這是資本主義社會難以理解的意義,不求回報,但求生活與共。我們雖然沒有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但是可以到屏東認識這樣的生活態度。

東港,東隆宮,2021年10月,即將迎來三年一度迎王祭典!屆時,請回東港看看!

選擇鐵路、巴士、機車、單車,一場比耐心的公路旅行

跟巴士大哥閒聊,他說屏東市區好幾年沒有觀光人潮了,真的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現在要去墾丁、小琉球的人,都還會再往屏東其他地區多停留1-2天旅行,我才有機會載大家到處繞,我們很開心啦,讓大家對屏東的了解可以再更多一點。我本想繼續多問,但大哥得工作了,最後只留下一句「我們屏東人生活很簡單很滿足啦!只是對遊客來說,交通沒有北部那麼方便,需要有點耐心。」

旅人以鐵路為首,潮州、林邊、枋寮,都是長途轉運大站,區間車或自強號人上人下,步調跟北部一樣的繁忙,不過一出車站的市容鎮容就讓人放緩不少,往巴士的、往計程車的、租機車的、租單車的,項目單純明瞭,全看旅人想要哪一種速度前進。

轉乘巴士的選擇主要是台灣好行、屏東客運和一些地區型客運,幾乎每條路線都可以在「公路客運APP」追蹤到即時動態資訊,儘管班次不多,卻讓人踏實等待,好幾次等待之餘,就順便買了路邊攤來吃,耐心候車可換得在地美食,值得。

再者!必須承認,台灣機車的便利性在屏東發揮極致,從屏東市區騎到潮州、萬巒、東港、林邊、枋寮、車城、一路接到恆春,即便是從東港轉運機車登島小琉球,每騎30分鐘以內,便能抵達一個鄉鎮,城鎮與農作風格確實不同,耐心吹風騎車可以換得在地視野,值得。

單車的話目前只有屏東市區和潮州市區提供Pbike,以城市size來說,10餘站的公共停泊區相當足夠,耐心慢慢騎,便可勾勒屬於自己的城市地圖。

多元的交通方式,雖不稱上便捷,但至少我還有雙腳啊!

後記

此番出行,生活在屏東,一方面幸運避開了北部寒流和濕冷天氣,另一方面讓我感動入心的回憶就是小琉球龍蝦洞的海龜、屏東市區的老樹老屋眷村、幾乎無人的墾丁大小沙灘、吃上幾頓味美實在的海鮮小吃(東港黑鮪魚大推),留給自己好幾杯咖啡和書的時間… 感謝屏東,讓我再次找回人生的熱情。

若下次有人問我,台灣的冬天旅行適合去哪?我想,大家不來屏東要去哪呢?     

屏東,下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