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清池廣大安靜,只見日月潭中央雲霧緲緲,像極了迷霧在跳舞,日出光影讓大地漸漸亮了起來,明明仍無一絲聲響,卻聽見了許多記憶裡的聲音。
靜
先來說說安靜這件事,我們最常接觸的「靜」詞,有安靜、寧靜、寂靜;「安靜」是一種客觀描述沒有聲音的空間,「寧靜」則是一種主觀描述心思所選擇安定的表徵,而「寂靜」我認為是個人與環境達到一致和諧,就好似明明各股能量正在流竄,卻意外祥和純靜,怡然而喜悅。那麼你還記得上一次寂靜下來,是在什麼時候呢?
聲音棲息之所
生活在地球上,幾乎已經找不到毫無人語與人造物體發出聲響的地方,尤其是當你關燈入睡時,冷氣、暖氣,甚至夜燈都會發出低頻運轉聲響,只是我真的好想要與大自然之中的聲音不期而遇,秋風吹過髮梢、陽光映上葉草的騷動、雙足走踏過土壤落葉的響脆,自然聲源伴隨而來身體所記得的記憶,那是我們除了大腦接收認知以外,真實而熟悉的地球。
日月潭一方大地
確實偶爾想念這一切,每每便來到日月潭,尋找著僅存的一方空間,那個真正的寂靜;日月潭四周擁有大量的石頭、礦石、綠樹、流水、微風、氣息和光影,漫步其中,那股來自大地共振的能量,平和滿載於一身;我想,或許是陽光、水、風、萬物和拉魯島齊力找到了歸屬,而旅人找到大自然聲音的棲息之所。
其中,除了拉魯島,我也特別喜歡的是逆羽裡白、水上人家、文學步道、2020年3月遇見乾枯的日月潭底草原,以及與近20位不熟識的陌生人在潭上談笑風生的和諧感,透過他們不同的視角,我彷彿聽見不同於打著觀光商業吆喝聲的日月潭。
拉魯島
無論晴雨,日月潭面總倒映天空,邵族祖靈聖地的拉魯島像極了天空之城裡的拉普他島,我總是看著潭中央的島,想起《天空之城》悉達傳唱的: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風一起生存、與種子一起過冬、與鳥兒一起歌頌,日日夜夜,就是幸福。
逆羽裡白
隨著日月潭水波動,逆羽裡白蕨類蕨葉垂懸岸邊,葉稍呈羽狀分裂,向陽而生,一股正能量油然而生;想到了國小老師說過的話,蕨類不開花,不結果,而用孢子繁殖後代的植物,儘管離開了母親,天地間任意飛翔看著自己的影子,也彷彿看見了母親。
水上人家
乘著小膠筏航向水上人家的船屋,一踩上甲板,就可以感受到微微漂浮乘載的感覺,這是日月潭的呼吸;幾位滑著立槳過來的在地人聚集於此無人之地談天說笑著,老船長看著飢腸轆轆的我們,還簡單炒盤菜,與我們聊上日月山水好一陣子。
涵碧樓文學步道
2020年3月遇見乾枯的日月潭底草原
日出團立槳上的陌生人
山慕
一腳踏進熄燈後的山慕藝旅民宿,彷彿誤闖了日落過後的日月潭某處小徑,空間轉換毫無違和感,仍是極具鮮明的靈氣美感;大地彩度的礦石灰、水晶白、土壤粉、盛夏綠,深淺對比,瀰漫開來,隨後招呼我們的是牆邊冒著熱氣的燭光、飄影,脫俗氛圍締造出恍如自然大地的細緻質感。日月潭山慕藝旅如其名,從仰慕日月山水,充滿天然元素的旅宿風格出發,一層層詮釋出靈氣飄緲的意象。
後記
我曾讀過一本書,書名是「一平方英寸的寂靜」,分享了一句話這麼說:寂靜其實是一種聲音,也是許多、許多種聲音。當我們聆聽寂靜時,聽到的不是萬物的不存在,而是萬物俱存。
我沉思了好幾個月,才有辦法寫出這一篇。因為總在夜深人靜時,才能仿佛聽見了日月潭沒有聲音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