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一律的都市景象,總是覺得日常生活少了所謂意外的驚喜嗎?
我認為,一旦願意認真停下來,向左向右瞧瞧、向上向下盯盯,或許那些連地圖都顯示不出來的舊地景,會被你逮著正著;你就像一個尋寶獵人,發現了半保密卻又真實存在的地下洞穴,甫踏入,彷彿走入另一個時空。
我找到什麼你找不到的老玩藝兒
時序來到21世紀,求快求變的年代,掐指一數,什麼新奇的事物沒有見過,眾人追著新品上市、爆紅景點、排隊餐廳… 打卡炫耀新寵的風氣盛行,人們讓物質主義帶領城市前進,所謂「新」的事物,幾乎片面成為「好」的代名詞;然而,地球資源可以再消耗多久?人們又真的能從一個又一個熟悉不過瞬間的物件之中,獲得歷久彌新的體驗嗎?
聽時間說說城市的故事
相形之下,挺過歲月痕跡的老舊遺址就特顯珍貴;我所指的是那些用破了的、有刮痕的、褪色或生鏽了的,時間在老東西身上留下了無法消抹的樣貌,就好比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每個瞬間持續累積再累積,而終成為獨一無二的樣貌,若某日人人都長得一模一樣,踏出門戶,豈不少了欣賞的樂趣?更何況廢舊立新的觀念,歐美早已不盛行,取而代之的是舊址再利用,透過改變早年技術侷限下的舊建築、設施及場地的功能,再現當年歷史感與人文動線,替後世開啟一道時光隧道,也把屏東的過去帶到了未來。
把屏東的過去帶到了未來
百年前的南台灣,一條鐵路、一道溪流、一座糖廠,為屏東市奠基;1909年,可製作酒精的糖,是日治殖民時期的重要物資,日本人在阿猴(屏東市的舊名)設立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阿猴製糖所,廠房建坪達2000坪,甘蔗壓榨日產量3000噸,每到製糖期,糖廠周邊總是熙來攘往,火車不斷進出,不難想見當年屏東市的景況與熱鬧氛圍。
1950-70年代是台灣糖業的黃金時代,糖業,活絡整座屏東市,醫院、銀行、商行、學校、市場、郵便局、水利工程、甚至連結打狗港(高雄港的舊名)官線鐵路等各種民生基礎建設也接連成立;隨著1980-90年間,政局穩定,文化與民生用紙需求大幅增加,恰巧製糖所產生大量的蔗渣,是造紙最佳原料,就在糖廠旁興建紙漿廠,24小時運作,鼎盛期日產量達300公噸。
最終,因甘蔗改以機械採收,成本遽增,且製程中的深色汙水和濃郁氣味,難獲周邊居民共識,屏東紙漿廠廠區正式在1994年劃下句點,直到2018年底才逐步開放公共空間供市民遊憩。
現今
來到時光暫停數十載的屏東市,除了可以找到台灣經濟起飛年代的古蹟、老街、巷弄、屋舍之餘,也記得規劃半日旅行,來屏東縣民公園當一回尋寶獵人。
屏東美學新地景 屏東縣民公園
順著殺蛇溪低提步道前進,潺潺流水聲愈來愈清晰,由舊糖廠倉庫、廢棄鐵軌、廢水沉澱池、紙漿廠地坑區和雜草濕地等空間組成的殺蛇溪水岸廊道,現稱屏東縣民公園,總面積20公頃,是一座以河川為設計主軸的市民休憩園區,也是台灣第一座活化工業遺構、遺址的城市地景。
探索,是需要花時間的
儘管27年前關廠後就淪為廢墟,在設計團隊悉心考古考究之下,舊糖廠、紙漿廠廠區的昔日樣貌也慢慢被找回來,如刻意保留部分地基的殘存斷垣,斑駁牆面、甚至模糊標語等,倒回歷史時光的強烈情緒瞬間湧上;當你往地坑階梯底下走去,看那一框框承載甘蔗渣卸喂的地坑,以及設計團隊透過細膩的降挖手段,連接大小地坑和水坑,這空間難以界定新與舊,只能說是氣勢壯觀卻又不誇飾造作。
新與舊共同妝點獨一無二的樣貌
除了舊糖廠遺址與隨月軌跡,加上設計團隊對於美學與光線的琢磨,讓屏東縣民公園成為城市裡難得一尋的一方靜處:「雙園遊憩」留著泥和水分離的圓錐曲面,讓孩子們可以盡情彈跳、玩沙、居高望遠和歇坐放空;另一處以斜曲鏡面天花板設計的「秘境花園」,讓成熟大人得以於鏡中反思自己,或是用不同視角端詳世界;「地景劇場」則是一蹬站上360度環景的池中央,好似站在水面上,與外界紛擾有了明確的隔絕,真好。
後記
時間的妝彩並不是以季度來計量,而是每日每時都隨著地球變化;任何事物都與我們的距離並不遙遠,就好比遺址一直都在那裡,直到某一天,我們對城市空隙產生了好奇,開始察覺和探索,或許會在這個過程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屏東縣民公園
官網:https://www.pthg.gov.tw/film/Photo_Content.aspx?n=1635F69C7777535B&s=CF6C48CEFB93A5EE
交通:從屏東火車站步行前往約20分鐘;也可以搭乘公車至「復興國小」車站。
備註:若GoogleMaps輸入屏東縣民公園,會指引到台糖屏東總廠的台糖路入口,此入口距離地坑較遠;建議設定地址為屏東市復興路420號,一入園區,即可開始遊逛水坑和地坑地景。